MAROHN THYSSENKRUPP ELEVATOR, A Smart Choice. English
货币政策不“紧缩”
2011-05-02  编辑:Service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查看:2/5019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变为“稳健”,但稳健并不等于紧缩。
      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2011年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6%。
      “引导性指标已经非常明确,也是非常正确。政府不要求过快增长,而是要回归理性,当下短时期的第一要务就是管理通胀,所以货币政策也在回归稳健。但要注意,稳健并非紧缩。优化信贷等融资结构也成必须。”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在第一时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M2增长率下调

      在谈到2011年的货币政策时,温总理指出,2011年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而去年的广义货币增长为19.7%。

      尽管此前,央行曾强调将按照社会融资总量来分析判断和调控宏观经济,但考虑到M2所占的重要地位,坊间仍将其变化看作是监管层继续向市场释放稳健信号,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报告中,温总理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过去两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单边的宽松政策;但随着控制通胀成为短期首要目标与增长回归理性,这也就要求货币政策基调开始转变。”左小蕾说。

      这已很好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10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中国GDP增长率为10.3%,CPI同比上涨3.3%,但广义货币增长却达到19.7%,比前两项之和还要超出6.1%。

      反观今年的经济目标,广义货币供应16%,相比GDP、CPI之和多出4%。比去年的差幅缩小2%之多。“这就是稳健,稳健不是紧缩,是够用但不过于宽松。”左小蕾表示。

      优化结构

      记者采访的多数经济学家也认为相较预期的经济指标,16%增长率的货币供应依然够用。但监管层在收紧以社会融资总量为主体的货币供应总闸口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一逐渐明朗的趋势下,温家宝总理重申,要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优化信贷结构,有扶有控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两会前夕,五大行刚刚被监管层窗口例会要求信贷支持保障房建设;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忍受程度也被降低。

      “这说明,在总量可控的货币供应中,配合国家战略的更加灵活的信贷结构优化已是必不可少。”左小蕾表示。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全面把控经济,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这也符合此前市场的普遍预测,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滕泰认为,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返回上页 ┊ 关闭窗口 ┊ 到顶部 ┊ 打印版本打印文章 ┊ 字体:T  T  T